猴痘由猴痘病毒引起,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曾經在西非和中非流行。近些年在非洲以外的許多非流行國家和地區相繼出現猴痘確認病例。2022年7月23日,世衛組織宣布將當時的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僅2022年1月至9月,就有100個國家/地區記錄的超過57,995例確診病例(圖1)。
圖1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2022年1月至9月主要感染國家病例數[1]
猴痘病毒簡介
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天花的病原體)、牛痘病毒(天花疫苗中使用的病毒)同屬,2022年的猴痘疫情大多數病例是在男男性行為者中診斷出來的。該病毒感染潛伏期從7天到10天不等,有癥狀患者一般表現為全身性疾病,包括發熱和肌痛以及特征性皮疹,丘疹在生殖器、肛門或口腔區域發展為水皰、膿皰和結痂。需要藥物治療的并發癥患者高達40%,包括直腸疼痛、吞咽痛、水腫以及皮膚和肛門直腸膿腫。大多數患者表現為自限性疾病。
猴痘病毒感染途徑
猴痘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途徑,猴痘病毒的進入人體的途徑可能會影響疾病的表現形式。
呼吸道傳播:在呼吸道動物模型中,病毒在潛伏期(感染后第4天)在呼吸道上皮復制,然后擴散到區域淋巴結和淋巴器官,包括扁桃體、脾臟、肝臟和結腸,在這些器官擴增到第6天。最后,第8天在血液中檢測到病毒,同時皮膚和粘膜出現廣泛病變。口腔和咽部的潰瘍性病變釋放大量病毒顆粒,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皮膚接觸傳播:皮下接種的靈長類動物模型顯示病毒僅在皮膚和淋巴系統中復制,皮膚接種猴痘病毒后,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可能會受到影響。在2022年猴痘疫情暴發期間,性感染猴痘病毒的患者表現為局部口腔和肛門生殖器病變,有些還會出現少量面部、四肢和軀干病變。
猴痘病毒男性發病率更高
1. 生物學差異: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免疫反應上存在生物學差異。男性的免疫系統可能對某些病毒的反應較弱,這可能導致他們在感染猴痘病毒時更容易發病。
2. 行為模式:男性在某些社交行為中可能更傾向于參與高風險活動,例如不安全的性行為或密切接觸,這增加了他們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男性在某些社交網絡中可能更頻繁地接觸到感染者。
3. 傳播途徑:猴痘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皮膚病變、體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男性在某些社交環境中可能更容易接觸到這些傳播途徑。
4. 流行病學數據:根據公共衛生機構的報告,猴痘疫情中男性的感染比例顯著高于女性。例如,某些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性感染者占總病例的70%以上。
預防猴痘病毒
據估計,之前接種過天花疫苗對預防猴痘的有效性為85%,但天花疫苗接種的長期療效尚不清楚。因此還是需要注意自我防護。
1.盡量避免與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觸,包括身體接觸和共享個人物品(如毛巾、床單等)。
2.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公共場所或與他人接觸后,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3.注意性行為安全,避免與不明健康狀況的伴侶發生性關系。
4.及時關注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猴痘相關癥狀(如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接觸史。
參考文獻:
[1] Huang Y, Mu L, Wang W. Monkeypox: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 Nov 2;7(1):373.
[2] Mitjà O, Ogoina D, Titanji BK, Galvan C, Muyembe JJ, Marks M, Orkin CM. Monkeypox. Lancet. 2023 Jan 7;401(10370):60-74.
[3] Karagoz A, Tombuloglu H, Alsaeed M, Tombuloglu G, AlRubaish AA, Mahmoud A, Smajlovi? S, ?ordi? S, Rabaan AA, Alsuhaimi E. Monkeypox (mpox) virus: Classification, origin, transmission, genome organization, antiviral drugs, and molecular diagnosis. J Infect Public Health. 2023 Apr;16(4):531-541.
來源: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網,作者~高珺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