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又大又色又爽aaaa片,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喷水,www.五月天

English

【學習筆記】GB 5749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解讀

發布時間:2024-02-21    瀏覽次數:5144

GB5749-2022 規定的常規檢驗微生物指標共3項,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菌落總數。

其中水中菌落總數可作為評價水質清潔程度和考核凈化效果大腸菌群指示水體是否存在腸道傳染病的可能性
總大腸菌群主要包括4個菌屬:埃希氏菌屬檸檬酸菌屬克雷伯菌屬腸桿菌屬。這些菌屬可以在人、畜糞便中檢出,有的也可以在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檢出,即在非糞便污染的情況下,也有檢出這些細菌的可能性。耐熱大腸菌群和總大腸菌群組成相同,但主要組成是埃希菌屬,在此菌屬中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僅有一個種,即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菌屬、克雷伯菌屬和腸桿菌屬所占數量較少。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腸埃希氏菌檢出的意義最大,其次是糞大腸菌群,總大腸菌群的衛生學意義稍遜一些。

 PART.1 檢測依據  

1、GB/T 5750.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2部分:水樣的采集與保存》
2、GB/T 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 

  PART.2 水樣采集  

一、采樣容器:潔凈磨口硬質玻璃瓶;潔凈聚乙烯瓶(桶或袋);也可以使用符合要求的一次性采樣袋或采樣瓶。

二、采樣容器的洗滌

1. 容器洗滌:將容器用自來水和洗滌劑洗滌,并用自來水徹底沖洗后用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或鹽酸)浸泡8h以上,然后依次用自來水和純水洗凈。
2. 容器滅菌:可采用干熱或高壓蒸汽滅菌兩種。干熱滅菌要求160℃下維持2h;高壓蒸汽滅菌要求121℃下維持15min,高壓蒸汽滅菌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應置于60℃烘箱內將瓶內冷凝水烘干。滅菌后的容器應在2周內使用。

三、采樣要求

1. 無菌操作。
2. 不應用水樣蕩洗已滅菌的采樣瓶或采樣袋
3. 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對瓶口或袋口的玷污。
4. 自來水水樣:先將水龍頭用火焰燒灼3min滅菌再開放水龍頭使水流5min(經常用水的水龍頭放水1-3min)后,采集水樣。
5. 水源水水樣:選有代表性的地點及可疑地方,一般距水面下10-15cm采集,采樣后在水中蓋好蓋子,再從水中取出。
6. 從速送檢,在0~4℃下保存,水樣從采集到檢驗不應超過8h。

 PART.3.1 項目測定:菌落總數 

一、概念

1. 菌落:指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發育而形成的能被肉眼所識別的生長物,它是由數以萬計的相同細菌聚集而成的,故又有細菌集落之稱。
2. 菌落總數:在一定條件下,經一定時間培養后所得1mL水樣中微生物菌落個數。

二、意義

1. 水中菌落總數可作為評價水質清潔程度和考核凈化效果的指標。
2. 菌落總數增多說明水體已被污染,但不能說明污染來源,也不能說明該水體傳播傳染病的風險程度。因此,必須結合總大腸菌群來判斷水質污染的來源和安全程度。

三、測定方法 —— 平皿計數法

1. 原理:1mL水樣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在有氧條件下36℃±1℃培養48h后,所得1mL水樣中的菌落總數的方法。

2. 營養瓊脂培養基
成分: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鈉5g;瓊脂10~20g;純水1000mL
制法:將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熱溶解,調整pH為7.4~7.6,分裝于玻璃容器中,經121℃高壓蒸汽滅菌20min,0~4℃冷藏保存。

3. 實驗步驟

生活飲用水
① 以無菌操作方法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無菌平皿中,傾注約15mL已融化并冷卻到45℃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并立即旋搖平皿,使水樣與培養基充分混勻,每次檢驗時應做一平行接種,同時另用一個平皿只傾注營養瓊脂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
② 待冷卻凝固后,翻轉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1℃培養箱內培養48h±2h,進行菌落計數,即為1mL水樣中的菌落總數。

水源水
① 以無菌操作方法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盛有9mL無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稀釋液
② 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1:10的稀釋液1mL注入盛有9mL無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混勻成1:100稀釋液
③ 按同法依次稀釋成1:1000、1:10000等稀釋度的液體備用。每稀釋一個稀釋度,應更換一次1mL無菌吸管或吸頭。
④ 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2個~3個適宜稀釋度的水樣1mL,分別注入無菌平皿內。以下操作同生活飲用水的檢驗步驟。

4. 實驗數據處理

結果報告:可用眼睛直接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

同一稀釋度,若其中一個平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采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皿作為該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菌落數分布又很均勻,則可將此半皿計數后×2以代表全皿菌落數。然后再求得該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

不同稀釋度的選擇及報告方法,見下表。


四、測定方法——酶底物法

1. 原理:利用復合酶技術,在培養基中加入多種獨特的酶底物,每一種酶底物都針對不同的細菌酶設計,且包含最常見的介水傳播的細菌,所有的酶底物在被分解時均產生相同的信號。水樣檢測過程中,水樣中存在的細菌分解一種或者多種酶底物,之后產生一個相同的信號,在檢測菌落總數時,這個信號即為在波長366 nm紫外燈下所產生的熒光。使用基于復合酶底物技術(Multiple Enzyme Technology)的培養基,其中酶底物被微生物的酶水解,在36℃±1℃下培養48 h后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4-甲基傘形酮,4-甲基傘形酮在366 nm紫外燈照射下發出藍色熒光,對呈現藍色熒光的培養盤孔槽計數并查閱MPN表,可以確定原始水樣中最可能的菌落總數。

本方法未稀釋水樣的檢測范圍為<738 MPN/mL

2. 復合酶底物培養基

成分:a)葡萄糖 1.25g、b)無水硫酸鎂 0.2g、c)蛋白胨 5.0g、d)酵母提取物 3.5g、e)4-甲基傘形酮磷酸酯 0.0375g、f)4-甲基傘形酮-β-D-葡萄糖苷 0.03g、g)純水 1000mL。

制法:將上述成分溶解于純水中,調整pH為6.7~7.3,經0.22um濾膜過濾除菌。制備好的培養基于2℃~8℃條件下保存備用。

3. 實驗步驟

水樣稀釋:檢測所需水樣為1 mL。若水樣污染嚴重,可對水樣進行稀釋。以無菌操作方法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1 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盛有9 mL無菌生理鹽水的試管中,充分振蕩混勻后取1 mL進行檢測,必要時可加大稀釋度,以10倍逐級稀釋。

接種培養:
① 向一無菌試管中加入9 ml制備好的液體培養基;如選用符合要求的成品培養基,則向裝有0.1 g培養基的試管中加入9 mL無菌生理鹽水。取1 mL水樣加入上述試管中,渦旋振蕩混勻。
② 將混勻后的水樣倒入培養盤中心位置,將培養盤蓋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緊貼桌面順時針輕柔晃動培養盤,將待測水樣分配到培養盤的所有孔槽中。
③ 將培養盤90°~120°豎起,使多余的水樣由盤內海綿條吸收,將培養盤緩慢翻轉過來,倒置放于36 ℃±1℃培養箱中,培養48 h。可疊放培養,不宜超過10層。

4. 實驗數據處理

結果計數:將培養后的培養盤取出,倒置于暗處或紫外燈箱內,在6 W 366 nm紫外燈下約13 cm處觀察,記錄產生藍色熒光的孔數。如未放置在紫外燈箱內,觀察時需佩戴防紫外線的護目鏡。培養盤中的84個孔,無論熒光強弱,只要呈現藍色熒光即為陽性,但海綿條的熒光不計入結果。


結果報告:根據顯藍色熒光的孔數,對照表⒉查出孔數對應的每毫升樣品中的菌落總數的MPN值。如果樣品進行了稀釋,讀取的結果應乘以稀釋倍數并報告之,結果以MPN/mL表示。如果所有孔均未顯熒光,則可報告為菌落總數未檢出。



不同稀釋度的選擇及報告方法

選擇菌落總數在<738 MPN/mL. 范圍內的稀釋度,如果只有一個稀釋度的結果符合此范圍,則將結果乘以稀釋倍數報告結果。

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稀釋度的結果均落在<738 MPN/mL. 范圍內,則選擇稀釋度最小的結果乘以稀釋倍數報告結果。

若所有稀釋度的培養盤上均無藍色熒光,則以未檢出報告結果。

五、指標限值

菌落總數 :100MPN/mL或CFU/m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供水因水源與凈水技術受限時,菌落總數指標限值按500MPN/mL或CFU/mL執行)

說明:環凱轉載于“ 食品微生物檢測公眾號,內容版權屬于歸原作者所有;
提醒:文章、圖片等所有內容,僅用于學習交流,若有侵權內容及其他涉法內容,請及時聯系刪除或修改。特此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施甸县| 侯马市| 和田市| 富民县| 梁山县| 个旧市| 津市市| 晋宁县| 延津县| 乐清市| 峨边| 屯留县| 延边| 翼城县| 普兰县| 宁阳县| 石柱| 九台市| 海盐县| 凉山| 濉溪县| 白水县| 行唐县| 苏州市| 崇信县| 乡宁县| 高雄市| 连南| 樟树市| 阿尔山市| 永丰县| 张家界市| 百色市| 高唐县| 汾西县| 广丰县| 横山县| 闻喜县| 泉州市| 蕲春县|